北京越野 BJ40 燃油版以 12.69 万元的起售价切入市场,凭借" 12 万价格、50 万性能" 的定位引发行业关注。官方数据显示,新车 24 小时订单量突破万辆,短期内验证了低价策略对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。
然而,这一定价也引发了连锁反应,尤其是近一年内购车的老车主,面临着车辆价值骤降 7-8 万元的现实,由此产生的品牌信任争议逐渐发酵。从市场背景看,北京越野的激进定价并非偶然。数据显示 2024 款 BJ40 月销量长期维持在 3000 辆左右,燃油版系列增长乏力。在此之前 BJ30、BJ40 增程版已通过低价策略提升销量,此次燃油版进一步下探价格,显然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越野市场抢占份额。
相较于坦克 300 等竞品,BJ40 燃油版的价格优势显著,在车市整体抵制"价格内卷"的背景下,其策略的攻击性不言而喻。但价格调整的负面影响同样突出。多位 2024 款 BJ40 车主反映,新车不仅价格低于老款高配车型 7-8 万元,且此前的选装配置现为标配,形成"买早即亏"的市场认知。这一现象直接传导至二手车市场,2024 年上牌的 BJ40 车型,报价较新车价下跌超 40%,远超同级别车型常规贬值幅度。二手车商透露,BJ40 系列 "一年掉价 8-9 万" 已成常态,部分车商因流通风险甚至减少收车量。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品牌信任的损耗。除价格因素外,老车主对车辆质量与售后服务的不满也逐渐显现,电子系统故障、异响等问题的反馈与售后响应缓慢的现象,叠加保值率危机,尽管官方目前未推出针对老车主的补偿措施,但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评价已开始影响潜在用户决策,部分消费者因担忧 "短期再降价"而选择观望。
而且,越野车型本身因受众小众、市场占有率有限,保值率普遍低于主流家用车。北京越野在品牌影响力与服务网络尚未形成绝对优势的情况下,通过大幅降价换取市场份额,虽短期拉动销量,却可能加剧用户对 "品牌稳定性" 的质疑。尤其是在竞品纷纷通过提升品控与用户服务巩固市场的背景下,BJ40 的 "价格优先" 策略或将面临长期口碑代价。
客观而言,BJ40 燃油版的定价确实降低了越野车型的消费门槛,践行了"越野平权"的部分理念,但其过程中对老车主权益的忽视仍需行业反思。毕竟,订单量的短期爆发难以弥补品牌信任的持续流失。
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